于彭,平陽堂客家人,1955生於台北外雙溪,自幼熱愛泥塑及繪畫,十七歲立志成為藝術家。少年時期曾經在台北市的新公園裡擺攤幫遊客畫像,22歲開始以出售水彩、素描、水墨畫以及畫肖像維生,這段街頭畫家的生涯,鍛鍊了敏銳且快速的觀察能力,精湛的人物描寫風格,在此時已成熟老練。
于彭生性灑脫,才華洋溢,26歲時,爲了追尋台北外雙溪故宮博物院裡的宋元山水名畫源頭,他在種種政治管制下,挺險前往中國大陸一百日,遊歷大江南北,以筆墨勾勒出意念中的山林、川河、奇石與松竹。在中國大陸遊歷探訪後,于彭已然開拓出自己特有的水墨山水人物風格。他熱衷多元創作,包含水墨、版畫、油畫、粉彩、素描、陶藝等。
于彭創作的年代,正值臺灣文學躍然於華文世界,畫家與文人的往來頻繁,文學思維映入繪畫敘事,從畫中可閱讀到神仙世界與桃花源記的理想境地。他率真質樸的性格,執筆細長無盡的墨線,呈現在2000年後「慾望山水/人物」系列,堪稱于彭的代表性時期。他以身處城市中,自喻爲山林之中的古人,一紙方寸作為天地,連綿不絕繪下深遠繚繞的山水大作、似仙似幻的仕女群像。世人多認定于彭為水墨畫家,然而從他青年時期的大量速描作品顯而可見,他一生的水墨藝術成就,來自於創新的思維和與生俱來的天份。
于彭於2014年逝世於臺北。生前2011年在臺北信義誠品的「遺民‧移民‧逸民」為他生平在臺灣的最大型展覽,發表油畫與水墨作品共計100件。于彭畢生藝術成就遠播國際,曾受邀參加上海雙年展、深圳水墨雙年展、成都雙年展、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行旅特展等重要展覽。作品先後為香港藝術館、大英博物館、臺北市立美術館、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館、國立臺灣美術館、紐約大都會美術館、柏林國家美術館、哈佛大學美術館、成都現代藝術館、瑞士奧瑞岡藝術基金會、上海張江當代藝術館、香港M+ 博物館等所典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