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清淵1960年出生於屏東,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陶瓷藝術家、教授和策展人。1988年張清淵赴美國工藝家學校(School for American Craftsmen)羅徹斯特學院(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),主修陶藝雕塑(Ceramic Sculpture) 副修金屬及金工雕塑(Metal Sculpture and Jewelry Design)。期間,多元媒材的運用與潛意識隨機的造型並置實驗,帶領著張清淵思索陶藝與造型的探索之路。純粹的造型,逐漸優化了張清淵的形式構成,佈局與媒材結合掌控能力。〈衝突的壓力〉(1992)這件張清淵回國後的作品,展現了多元媒材裝置的精準簡練,也可見他在質感對比與形式拿捏,藉以表現社會現象所轉化的情感張力能力。這樣的養成與創作歷程,逐漸收攏為今日張清淵的創作上的養分。並且,留學美國的他,深深感受到自由民主的社會狀態,與當時台灣的巨大差異。強烈的感受,也掀起了張清淵對自身國家與社會,對主體與文化審美認同狀態的思索。審美與主體認同,成為他日後作品重要的內涵。
關於奇石的審美趣味,訪談時張清淵順手抓來案上的小山子,興致勃勃地演示了多視角的奇石雅趣。一顆奇石的展置並無固定的方式,而是端賴擺置者的審美角度,設置檯座。奇石的面貌或端正擺置,漸次而上成為巍峨的大山,還是側放則成奇峰斷崖,再倒置則是深臂懸崖,不同角度展現決然相異的景觀,這即是奇石文化迷人之處。是文人雅士的審美展示,顯現了他們的觀點、修為及性格。張清淵遊歷中國,接觸了奇石收藏文化,開始借喻奇石審美的主體認同狀態,成為作品的內涵。上文談論到,在他學習的歷程裡,恰逢台灣政治衝擊的1980年代,1987年的解嚴,讓台灣人開始可以無後顧之憂的談論自身的認同。生長在那個時代的他所,自然不會自外於這樣的主體認同探索。在收藏的經歷中他發現,所有地方的奇石都有其命名,如中國名奇石:英石、太湖石、靈璧石、昆石等,皆有其名號與審美認同。但台灣的奇石,卻都缺乏命名也自然缺乏認同。由此,他轉借奇石的文化符號及審美方式,探討台灣陶藝審美與背後的國家主體認同。奇石藏家決定展示的角度,就是藏家美學的展現。他引借文人對奇石擺置的美學認同,象徵對本土陶藝建構的認同,同時也是社會對主體價值的認同。【擷取部分許遠達先生(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助理教授) 撰寫的<遍尋萬千山水裡的我>內文】